云南网讯(记者 喻劲猛)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云南省申报的永德诃子、巧家小碗红糖、禄劝板栗、江川大头鱼等4个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实施保护。截至目前,我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达到76个,涵盖茶叶、水果、中药材、民族手工艺品等多个领域。
此次获认定的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优良的产品品质,充分体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的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永德诃子作为云南著名的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具有清凉解毒、利咽喉、止泻等功效,性咸凉无毒。临沧市永德县是我国诃子的重要产区,被誉为“中国诃子之乡”。全县诃子资源面积达31.35万亩,年干果产量稳定在800至1000吨左右。
巧家小碗红糖产于昭通市巧家县金沙江沿岸地区,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为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巧家县红糖产量达5000余吨,产值达2亿元,覆盖种植农户3460户,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增加务工收入2700万元以上。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板栗种植面积达26.2万亩,总产量达3.6万吨,产值超过2.74亿元。禄劝板栗产业覆盖农户1.54万户4.62万人,其中带动脱贫户6828户18057人,户均增收达5600元,成为当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柱。
江川大头鱼,学名大头鲤,是云南特有鱼种,仅分布于星云湖和杞麓湖,是云南省“四大珍稀名贵”土著鱼类之一,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鱼”。目前,江川大头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达6万公斤以上。作为云南省首个土著鱼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云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管理和保护工作,支持和指导各地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严格执行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地范围、质量要求、加工工艺等标准,严厉打击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维护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秩序和良好声誉,持续擦亮“金字招牌”,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