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FREE+到底加了什么?华为加持会否威胁各界?

   日期:2025-07-26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w.tttmy.cn/mobile/news/show-htm-itemid-490.html
核心提示:这年头就连都要抢着和华为合作,对于那些在智能化和驾驶辅助方面欠缺的车企,与其自己研究,不如直接弄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来的更

这年头就连都要抢着和华为合作,对于那些在智能化和驾驶辅助方面欠缺的车企,与其自己研究,不如直接弄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来的更快。如今也与华为强强联合,岚图FREE+作为岚图汽车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标志性产品,其核心升级体现在两大智能化系统的首搭量产:HarmonySpace 5座舱系统与乾崑ADS4智能驾驶系统。有了这两项技术能否让销量一跃而升呢?分析一下。

图片

HarmonySpace 5座舱系统:全场景智能交互的新标杆

直接来看看岚图FREE+最重磅升级的两个点。

HarmonySpace 5采用华为自研的麒麟990A芯片作为算力核心,搭配15.6英寸2K悬浮式中控屏与长矩形全液晶仪表,构建“数字瞭望台”交互界面。其硬件架构突破体现在:

多模态交互硬件集群

图片

沉浸式影音娱乐系统

全场景生态互联

图片

乾崑ADS4智能驾驶系统:安全与效率的双重跃迁

乾崑ADS4基于华为MDC 1000计算平台(昇腾610芯片,算力1000TOPS),配合1颗192线激光雷达、11个摄像头(含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及1个毫米波雷达,构建“六维感知融合”架构。其硬件突破体现在:

超视距感知硬件

全维安全防护硬件

场景化智驾硬件

图片

销量压力倒逼智能化转型

岚图FREE作为岚图品牌的主力车型,其销量表现直接反映市场竞争力。根据2025年1-5月数据,岚图FREE销量呈现以下特征:

图片

图片

尽管整体销量保持增长,但岚图FREE在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的份额仍不稳固。以2025年第一季度为例,其销量与的差距也在持续扩大。核心问题在于:

智能化短板:现款岚图FREE搭载的百度Apollo L2.9级智驾系统,在城市NOA、泊车效率等方面落后于华为ADS 2.0。

品牌认知度不足:作为央企高端品牌,岚图在用户心智中的“科技感”标签弱于新势力,需通过华为技术背书提升溢价能力。

产品同质化严重:25-35万元价格带竞争激烈,岚图FREE需通过智能化差异化破局,而华为“全家桶”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图片

问界M7的直接威胁

岚图FREE+将于6月24日发布预售价,如果也是20多万起步,那就是直指问界M7(24.98万元起),两者在智舱与智驾领域的对比如下:

图片

从硬件对比可见,岚图FREE+在传感器数量、算力平台和功能覆盖上全面领先:乾崑ADS4的高速L3商用能力、跨层泊车等功能填补了问界M7的空白,而HarmonySpace 5的后排拓展坞与22扬声器音响系统更贴近家庭用户需求。此外,岚图FREE+通过“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如车载冰箱、后排娱乐大屏)进一步强化家庭用户场景,与问界M7形成差异化竞争。

图片

理想L6的潜在冲击

理想L6作为30万元以下增程式SUV的标杆,与岚图FREE+的对比如下:

图片

岚图FREE+的优势在于:

纯电/插混灵活性:提供纯电与插混版本,覆盖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需求,而理想L6仅支持增程式混动。

智能化领先:乾崑ADS4的高速L3功能在合规场景下可实现“脱手驾驶”,而理想L6的AD Max仍需驾驶员持续监控。

然而,理想L6凭借增程技术的“无续航焦虑”、更大空间和成熟的家庭用户口碑,仍占据细分市场优势。岚图FREE+需通过华为赋能的智能化体验和价格优势,在增程市场撕开缺口,但其能否冲击理想L6,取决于终端交付量和用户对纯电/插混的接受度。

而且别忘了,岚图FREE+价格大概率会低于理想L6,这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优势。

图片

华为加持的行业影响

岚图FREE+的上市标志着华为从“零部件供应商”向“整车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深化。通过“HI模式PLUS”合作,华为不仅输出技术,更深度参与产品定义与研发,这种模式可能引发行业连锁反应:

对传统车企的倒逼:合资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滞后将进一步凸显,加速其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如与华为的合作)。

对新势力的挤压:蔚小理等品牌需加快技术迭代,否则可能被华为赋能的传统车企超越(如岚图FREE+对理想L6的威胁)。

行业标准重构:华为乾崑ADS4的高速L3商用、HarmonySpace 5的多模态交互,可能推动行业智能化分级与用户教育的变革。

图片

岚图FREE+的市场表现将成为观察华为“造车朋友圈”成效的关键。若其能在25-35万元市场站稳脚跟,不仅将改写中高端SUV竞争格局,更可能重塑汽车行业的技术合作范式。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热点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资讯热点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