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瞬息万变的局势中,重要新闻时刻影响着各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我们为您精心盘点今日的国际热点事件,带您快速了解全球范围内的关键动态与趋势。
外交部回应“中印防长会面情况”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中印防长会面情况时表示,具体细节需咨询主管部门。她指出,中印已建立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并达成政治指导原则协定,双方设有各层级外交军事沟通渠道。中方愿与印方就划界谈判、边境管控等问题保持沟通,共同维护边境和平稳定,促进双边交流合作。详情>>
印度向巴基斯坦泄洪
印度近期因强降雨打开萨拉尔大坝闸门泄洪,加剧印巴水资源争端。尽管两国5月达成停火协议,但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用水条约》仍处停摆状态。该条约曾被视为双边关系“最后防线”,但印度4月以反恐为由暂停履约,并两度切断对巴供水,巴方指责印方发动“水资源战争”。历史上印度多次以断水为政治施压手段,此次泄洪事件再次凸显水资源问题在印巴冲突中的敏感性,地区紧张局势恐将持续。详情>>
中国海关总署: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 福岛县等除外
中国海关总署6月29日发布公告,宣布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但福岛县等10个都县仍被排除在外。该决定基于长期监测结果显示核污染水排海未现异常,且日方承诺保障输华水产品安全。进口企业需重新申请在华注册,产品须附日本官方卫生证书、放射性检测证明及产区证明。海关将实施严格监管,发现问题将立即采取措施。2023年全面暂停进口的公告同时废止。详情>>
男子疑逼泰国女模吸毒致死,中国籍嫌犯返泰自首
中国籍男子涉嫌在泰国曼谷强迫21岁女模特吸毒致死,潜逃4个月后返泰自首。据调查,该男子以6000泰铢报酬要求受害者提供性服务,期间强迫其吸食新型毒品“开心水”导致休克死亡。泰国警方以贩毒、过失致死等罪名将其逮捕,但嫌犯辩称受害者系自愿吸毒。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详情>>
最后一刻“怂了”?为推进美加贸易协议,加拿大放弃征收数字服务税
加拿大政府为推进美加贸易协议谈判,宣布取消原定6月30日实施的数字服务税。此举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暂停谈判后作出的让步,旨在达成互惠协议。该税项对全球科技巨头征收3%税费,预计五年内为加政府带来59亿加元收入。加财长表示将提出法案废除该税法,双方同意在7月21日前达成协议。详情>>
民调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率跌至新低
最新民调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支持率跌至历史新低,53%民众对其第二任期表现不满,满意率仅43%。分析指出,近期向洛杉矶部署国民警卫队及空袭伊朗核设施等争议举措是导致支持率下滑的主要原因。该数据由《新闻周刊》于6月28日发布,反映民众对特朗普政府政策走向的普遍担忧。详情>>
特朗普称已完全摧毁伊朗三处核设施:现在那里只有几千吨岩石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称,美军已彻底摧毁伊朗三处核设施,现场仅剩数千吨碎石。这一声明发布于2025年6月30日,但未提供具体行动细节或第三方验证。若属实,此举可能显著改变中东地区核态势,加剧美伊紧张关系。目前伊朗官方尚未回应,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详情>>
伊朗报纸呼吁处死格罗西,美国务卿称“不可接受”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谴责伊朗《世界报》呼吁处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的言论,称其“不可接受”。该报指控格罗西为以色列从事间谍活动,而伊朗当局认为IAEA报告导致美以近期空袭其核设施。IAEA决议指出伊朗违反核协议,德黑兰虽否认发展核武,但议会已提议暂停与IAEA合作。伊朗目前拥有大量高丰度浓缩铀,引发国际社会对核扩散的担忧。详情>>
伊核设施是否被摧毁 这个周末美总统、国防部与媒体又吵起来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29日宣称已“完全摧毁”伊朗三处核设施,但美媒援引情报称伊朗官员评估袭击效果有限,遭国防部驳斥为“假新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指出伊朗仍具数月内恢复浓缩铀产能的能力,呼吁外交解决。伊朗军方同日连续发表强硬声明,表示已做好反击准备,并向联合国要求追责美以两国。目前各方对核设施实际损毁程度仍存在明显分歧,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详情>>
以色列称为伊朗工作的间谍试图暗杀以防长
以色列警方28日报告称,24岁以色列公民米兹拉希因涉嫌为伊朗从事间谍活动被捕,其被指通过网络受伊朗特工招募,执行拍照、安置监控设备等任务,并试图在国防部长卡茨家附近放置炸药实施暗杀。报告显示暗杀行动“非常接近成功”。近期以伊间谍案激增,冲突期间以色列逮捕3名涉间谍罪公民,伊朗则宣称逮捕超700名以方间谍。两国停火后仍在加强反间谍行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