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家笔下的女性力量”文学分享活动举办

   日期:2025-10-19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w.tttmy.cn/mobile/news/show-htm-itemid-2598.html
核心提示:“世界在我们面前打开——亚洲小说家笔下的女性力量”文学分享活动日前在北京举办。本场活动是“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

“世界在我们面前打开——亚洲小说家笔下的女性力量”文学分享活动日前在北京举办。

本场活动是“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经典文化、单向街书店共同主办。活动邀请韩国作家孔枝泳,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中国作家乔叶、辽京,与现场及线上读者进行文学对话。

乔叶从自己在河南小村庄担任乡村教师的经历出发,回忆她从读报纸到在报纸副刊上发表散文的“野生”写作起点,在多年阅读经验的累积和读者反馈的激励下,乔叶逐渐转向小说创作,其文学观及创作也随之探触到新的维度。

黎紫书认为每位写作者在童年时期必然是深度阅读者,“小时候只要有文字的东西我都能看完,更精彩的世界总是在文字里头”。孔枝泳表示,“我的文学之路开始得很顺畅,但是后来我的人生有了曲折。在那时候我第一次认真思考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今后的人生要怎么度过。我认识到自己更适合写作”。后来,孔枝泳创作了小说《拂晓》,正式开启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

辽京说:“每个人文学创作的缘起都不尽相同,也许是因为某个关键的事件,也许是因为某个重要的人,但过程都是相似的,大家都是一边满怀信心、一边带点怀疑地走上这条文学创作之路的。”

在媒介发达的时代,人们不再局限于文学作品,而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他人的故事,创作文学和阅读的意义更值得思考。

尽管孔枝泳的作品涉及许多现实的社会事件,但她的目的并非仅仅描述事件本身,而是通过事件面前人们的态度和回应,让读者去感受和思考。“在变化急剧的时代,有些东西一定要保留,无论它是生命的尊严还是思想,我是为了守护这样不变的价值而在不停奋战”。

乔叶坦言:“二十年前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强情节。后来慢慢我的文学观和创作面向发生变化,我觉得写作更重要的是回望,精微又广大的写作才能触及更广泛的共鸣。”“不是简单的村庄、亲人的概念,而是意味着血缘和地缘、个体和世界,一种复杂的对照关系。我希望《宝水》能够承载这种复杂性。”

现场,黎紫书谈到,自己的下一个写作计划是以异乡人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她希望通过持续的写作,给年轻的写作者给予鼓舞和希望。 乔叶也谈到了近两年在忙碌中随时记录、持续捕捉日常生活中新体验的状态,“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为我们写作做准备,我觉得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写,要写人人心中有但人人笔下无的东西”。

此外,10月至11月,黎紫书将从北京出发,先后入驻丽江、李庄“十月作家居住地”,经昆明、重庆、青岛、泉州、呼和浩特等地重返北京,与多位嘉宾进行深度对谈,和全国读者朋友面对面交流文学阅读与创作。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热点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资讯热点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