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聚光灯下,空气中弥漫着大模型、算力和无尽想象力的喧嚣。
然而,当业界沉浸于技术迭代的狂欢时,一个更根本、更迫切的问题浮出水面:AI如何从云端的璀璨概念,真正走入工厂车间、楼宇管网和能源枢纽,创造出可被感知的“影响力”?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对话中,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首席人工智能官菲利普·兰巴赫(Philippe Rambach)带来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声音。“AI技术正快速迭代,其规模化应用将全面推进能源、工业等关键领域的结构性变革,充分释放科技创新的巨大影响力。”他在产业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是全球AI产业发展高地,也是施耐德电气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
AI的崛起,伴随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悖论——能源。训练和运行AI大模型所需的庞大算力,正使数据中心成为新的能耗巨兽。在本届大会上,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的《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洞察报告,直指这一核心矛盾。
然而,在兰巴赫看来,挑战本身就孕育着答案。“AI技术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精准地指出,“从供给侧到需求侧,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可推动新能源接入,更能大幅提升工业制造、楼宇建筑、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效率和能效……而这正是施耐德电气的专长所在。”
这番话的底气,源于施耐德电气对能源管理的深刻理解。AI不再仅仅是能耗的“原罪”,它更是提升能效、优化能源结构的“解药”。例如,此次全新亮相的SmartCool 2.0末端空调节能解决方案,通过机器学习,能实现对IT负载的秒级同频动态制冷,让数据中心的“大脑”在冷静思考的同时,也保持了能源消耗的“冷静”。 同样,EcoStruxureTM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则像一位不知疲倦的AI管家,通过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知识图谱,赋能暖通系统的高效运行,为楼宇的节能减排带来了革命性的可能。
如果说理念是乐章的主旋律,那么切实的落地应用就是其最动人的音符。施耐德电气深知,要说服一个行业,最好的方式不是说教,而是展示一个成功的“样板间”。
在上海,施耐德电气的普陀工厂通过广泛部署AI解决方案,实现了人均生产效率提高82%的惊人跃升,被评为“端到端灯塔工厂”。 在无锡,另一座“可持续灯塔工厂”则利用AI驱动生态设计,最终实现了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减少90%的壮举。 这些不再是遥远的实验室数据,而是发生在中国工厂里的真实故事,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提供了触手可及的世界级样本。
有了成功的“样板间”,施耐德电气更进一步,将经验打包成可复制、可部署的“工具箱”,向千行百业赋能。
“边缘智能、大模型、Agentic AI 正在加速向细分行业的渗透,工业专有知识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迸发更大价值。”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创新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磊一语道破了工业AI的落地关键。 在WAIC展台上,一台精巧的智能翻牌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并非简单的玩具,其背后是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EAE)平台与AI算法的深度融合,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着144台电机,上演了一场灵动而高效的工业舞蹈。 这正是施耐德电气如何将复杂的AI能力,封装进易于部署的解决方案,解决复杂工业产线效率和质量难题的生动写照。
而重磅发布的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则像一个强大的“神经末梢”,在设备边缘侧完成数据采集、实时计算与智能决策,为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效率。
兰巴赫在他的演讲中强调,AI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算法、算力、场景等关键要素,跨越多个行业领域,任何单一企业都无法包打天下。 “打造新的生态系统,打通AI的产业化之路”成为必然选择。
“技术创新正驱动产业新质转型,AI技术是其中的核心引擎。”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的话语,则为这一生态战略在中国市场的实践定下了基调。 他认为,中国凭借其产业生态优势,有望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
这并非一句外交辞令,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在全球,施耐德电气携手微软推出工业Copilot,与英伟达共研智算中心解决方案。 在中国,他们则更进一步,构建一个植根于本土的“AI+产业”生态圈。
从2020年启动的“创赢计划”,到2025年第六季聚焦“AI+产业”赛道,施耐德电气正扮演着“赋能者”和“连接者”的角色。
本届WAIC上,他们与盟拓、数钉科技、奇安信等本土合作伙伴同台展示,覆盖了从数字化系统开发、智能任务管理到网络安全的AI全链条。 同时,UnitX的AI视觉检测方案、强思数科的AI智能重建技术、上海孪数科技的数字孪生平台等“创赢计划”伙伴的成果,也展现了中国中小企业在细分场景中的创新活力。
这是一个共生共荣的画面:施耐德电气提供平台、经验和全球视野,本土伙伴则贡献深刻的场景理解和敏锐的创新嗅觉。正如尹正所言:“通过与开发者、系统集成商、产业合作伙伴,以及科研院所的广泛合作,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正在不断拓展 ‘AI+产业’生态。”
看起来,施耐德电气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其最终的价值标尺只有一个——影响力。是切实提升的生产效率,是明确减少的碳排放,是更安全可靠的能源网络,也是一个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未来。
“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施耐德电气将持续构建AI生态,为中国‘AI+产业’注入生机与活力,与更多中国伙伴共赢先机,共创未来!”尹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