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孩子只是被邻居家的猫挠了一下,怎么会发烧1个月?”在感染科诊室里,焦急的家长拿着CT报告单,上面提示肝脾肿大。这并非个例,随着城市宠物猫饲养量的增加,猫抓病病例逐渐增多。提到狂犬病,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猫抓病又是什么病?顾名思义,这种疾病与猫有关,那么,人们还能快乐地“撸猫”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福建省儿童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廖醒介绍,猫抓病的元凶是汉塞巴尔通体,当家猫舔舐毛发时,这种微生物可能附着在爪牙表面。当人类被携带病原的猫抓咬,或接触其唾液后揉眼(尤其存在微小伤口时),就可能引发感染。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眼部感染,表现为结膜红肿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在免疫正常的人群中,这些可能有自限性,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热,甚至眼、肝、脾等器官损伤。
一旦被确诊为猫抓病,免疫功能正常者主要进行局部处理,被抓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采用碘伏消毒。观察期内,监测体温和淋巴结变化2—4周。必要时就医,遵医嘱处理,若有化脓性淋巴结肿大,推荐阿奇霉素5日疗法。如果是孕妇、免疫缺陷者等特殊人群,则需及时就医,根据实际情况再确定用药的方案和剂量,必要时需联合用药。
廖醒提醒,虽然猫抓病症状多变且隐蔽,但无需过度担忧,该疾病导致全身性播散比较少见。近年饲养猫狗的家庭增多,猫抓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虽然其严重程度远低于狂犬病,但仍需引起重视,以下是预防要点——
定期驱虫:每月使用杀虫剂,如采用驱蚤剂杀灭跳蚤,避免汉塞巴尔通体在猫身上寄宿。
科学互动:定期修剪猫爪,修剪猫爪或给猫洗澡时戴上手套。
卫生管理:撸猫后及时洗手,避免未洗手揉眼。
幼猫管理:12周龄以下幼猫汉塞巴尔通体携带率高于成猫,需做好防范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被流浪猫抓伤后感染风险远高于家猫,不要轻易激惹、投喂流浪猫。被流浪猫抓伤后,建议及时就医,必要时遵医嘱用药治疗。目前猫抓病没有专用疫苗,但需警惕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如破伤风,必要时应接种相应疫苗。
此外,部分狗、猴子、野兔也有携带汉塞巴尔通体,会因被咬、抓、舔而导致感染猫抓病。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实习生 张钰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