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正在吃掉软件,而00后正借着 AI “吃掉”世界。
去年至今,创业圈几乎被搞 AI 的00后们占领。最近在海外引起大动静的 AI 作弊神器 Cluely,创始人 Roy 年仅22岁已经两次辍学,还拿到 a16z 领投的1500万美元融资。
国内,越来越多大学甚至高中在读的年轻人,也开始捣腾自己的 AI 项目。
一些早已在创投圈功成名就的人,对这些初出茅庐的00后评价颇高。
比如“数字名片” Bonjour 的创始人 Vincent,在朋友圈分享自己被陆奇夸赞“挡不住的足智多谋”。金沙江的朱啸虎,据称也对 AI 营销公司 Head AI 的 CEO Kay 赞不绝口。

*Vincent(谢政)出生于2002年,是一名连续创业者
这股追逐00后的风潮还有扩大的趋势。
不久前,一家活跃在 AI 领域的 Top 美元基金,把自己的主力投手全换成了00年左右的年轻人。还有另一家 VC,正在推出“小天才投资计划”。
但和追捧一起出现的,还有争议。
针对这批00后最大的非议是,主动辍学的人非常多。
*部分未完成大学学业的AI创业者
这种反传统的选择,再加上高调营销的行为,使得很多00后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主动或被动地成为“黑红”体质。
有 AI 从业者对资本重注00后的行为表示不解:“无论是 Kimi,还是宇树、,现在涌现出的优秀 AI 创始人都是90后。对00后创业者的追捧很像炒作。”
甚至,一位曾在国内多个科技孵化器工作过的创业者表示,自己过去几年学到的最大经验,就是千万不要辍学创业。
当掌声与骂声一起涌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好奇这批00后创业者真正的模样。
为找到问题的答案,我们访谈了一家一年孵化100个00后 CEO 的组织。
辍学是计算学历价格后的选择
wteam,是这家00后 CEO 孵化组织的名字。从2019年开始,它决定每年孵化100位00后创业者,为每个人提供1万元的无偿启动资金,以及不同种类的创业陪伴活动。
在 wteam 执行总裁万瑶眼中,创业者还在变得更年轻,“2023年,wteam 的创业者平均年龄是21岁。202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0。”
在这个愈发年轻的孵化器里,辍学创业的 CEO 非常常见。
“从数据看,wteam 每年孵化的100个年轻 CEO 中,大学在读、休学、辍学的00后各占据了1/3。”万瑶说。
00后们创业的初衷五花八门,有骨子里喜欢成就自我的“天生创业者”,也有出身经商世家的“传承者”,还有在学习生活中自己创造产品、解决问题的“实干家”。
但无论创业出发点是什么,绝大多数选择辍学的 CEO ,都不是头脑发热地一时兴起。
万瑶曾听一位本科辍学的 CEO 计算过学历的价值,“他很认真地计算,北大文凭在自己未来的人生中大概值多少钱。”
当时,这位创业者按照毕业10年的收益,给自己的文凭估值500万人民币。这听起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经过他的评估,创业的价值超过了这个价格。
以这种角度思考读书价值的人不少。
前不久,一位国内 TOP2 背景的创业者给我们算了笔账:“现在清北计算机本科生的一个好出路是进大厂,年薪总包最高100万。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创业可能会有更高的天花板。”
这是00后创业者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不是在反抗传统,而是在理性干脆地优化人生资源配置。
wteam 的面试流程本身,也在不断强化和筛选这种特质。
一道经典的面试题是:“假设你正在做一个项目,但此时看到了一个天花板更高、商业潜力更大的新机会。你会怎么做?”
或许不少人天然认为,创业项目需要坚持到底。但在 wteam 对这一代年轻创业者的评价体系里,这不是一个理想答案。
“传统答案可能是‘两边兼顾,稳步推进’。但在我们的评分体系里,这种回答可能只能拿到2-3分(满分5分)。”万瑶说,“我们最欣赏的,是那种说‘我会立刻放弃手头的项目,带着团队All in抓住那个新机会’的候选人。”
这种灵活性在 AI 时代更为重要。
过去两年,几乎 OpenAI 每次开发布会,都会让一些创业公司消失。各家大厂越来越激进的入场,让 AI 领域的创业成本迅速升高。
这场需要勇敢和智慧才能赢的游戏,不会因00后的参与而更包容。
乐观,不仅因为没有班味
理性之外,“乐观”是00后 CEO 更鲜明的特质。
“基本上大家只要多见到几个00后年轻人,都会被他们的乐观和勇敢所感染。”万瑶说。
有人认为,这群年轻人没有遭受过社会毒打才会盲目乐观。
但至少有一部分00后 CEO,在少年时就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他们不是因为“傻白甜”才看似乐观。
22岁的王昌祺是 wteam 的一员。
他高中时遭遇了家庭破产,自己从准名校留学生变成只能在普通本科就读、打零工果腹的“穷人家孩子”。
当时的王昌祺为养活自己,干过食堂洗盘工,校园地推等工作。有段时间,他只能在各个网吧之间辗转过夜,还会因为不消费被网管赶走。
“经常凌晨被一家网吧赶出来,后半夜就顺着大街走,找到另一家网吧继续睡。”王昌祺说,为了填饱肚子,他还去过快餐店捡别人不要的剩饭。
这段从云端跌下,少年落魄、露宿街头的日子,不知不觉改变了这位00后的认知。
他在穷困潦倒中发现:原来这个社会的富余资源,已经足够养活任何一个人。
这份心态,让王昌祺重新拥有了创业的勇气。
高中时,他被“用硬件改变世界”的梦想感染。现在经历过人生低谷,已经什么都不怕的王昌祺,决定加入李泽湘孵化器,开始 AI 音乐硬件创业。

*王昌祺(左二)和目前的团队成员
还有更多00后CEO的乐观和勇气,来自从小“赚到过钱”的体验。
与很多先工作再创业的“前辈”不同,大部分的00后创业者从未体验过“上班拿工资”的生活。
万瑶举例,wteam 的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爱好才创立了自己的项目,同时收获了金钱上的正向回馈。
比如来自北航的马越,因为喜欢文创,把自己做的文创类产品放到了网上,没想到成了爆款,获得不错的收入。这种意想不到的成功,让她将爱好转化为了事业。
另一位在港中文(深圳)读书的肖杨同学,因为要跟上全英文授课的节奏,就开发了一款能实时翻译课件、辅助做笔记的 AI应用——薯塔AI。这个工具最终被验证了商业化,也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他们在很早的年纪就体验过赚到钱的快感,了解赚钱的过程,所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接受度很高。”万瑶说,这样的年轻人,不担心自己会饿死、失业,也不喜欢做一份稳定的工作、拿一份固定的薪资,而是相信靠自己就能把钱赚到。
00后CEO需要什么?
当时代开始青睐年轻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随之而来: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是钱、经验,还是资源?
在探讨 wteam 的解决方案之前,或许可以先理解它试图解决的本质问题。
wteam 的 Slogan 是“毕业前成立一家可持续经营的公司,并逐步发展成为可以改变世界的公司”。

*wteam 编纂的《穷学生宝典》扉页
没错。wteam 要做的,是让中国的年轻创业者以符合国情的方式创业。
万瑶曾受邀在华南理工大学开设创业选修课。课上,她向台下那些就读于这所985高校、大部分来自中产家庭的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今天来听课的同学,家里有车库的可以举一下手吗?”
现场一片寂静。这个简单的提问,侧面证明了硅谷那套“在自家车库里诞生伟大公司”的浪漫刺激叙事,不适用于中国。国别之间的人均 GDP 差异,使得国内不完全适用硅谷的创业孵化路径。
加入 wteam 后,万瑶时常感受到创业资源的分配不均衡。
一次在清华举办的大咖分享活动时,她发现现场有几位学生,是专程从山西坐火车赶来的。他们在 wteam 的公众号上看到了活动预告,选择自费来到北京,只为听一场创业者分享会。而这种资源对一线城市的重点高校学生而言,是稀松平常的。
区域资源分配不均背后,是无数00后创业者的精神孤独。
来自湖北民族大学的王久仰,创业项目是“AI + 牙齿 X 光片检测”。他的技术和商业模式都很不错,甚至已经在湖北的一些医院落地。
但王久仰在面试时却说,在自己的学校湖北民族大学里,创业是一件极其孤独的事情。
这所学校坐落在湖北省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他感受到,学校里基本没有人跟他有一样的创业想法,也没有任何机会能接触 VC。
这种孤独感,是许多身处非一线城市、在同龄人中“格格不入”的年轻创业者的共同感受。
王昌祺也曾说过,在大学时期选择创业,其实是不被大多数同龄人所理解的。这样的举动会被定义为“不务正业”,没有多少可以认真交流的人。
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资源,更是一个能被理解、能找到同类的“部落”。
wteam 新成员加入的第一个活动,是在更符合年轻人品味的“炸鸡之夜”破冰。

*青年创业者普遍资金紧张,所以wteam在广东海洋大学的第一支团队以吃炸鸡的方式庆祝每年元旦。这个传统后来成为每一支wteam独有的庆祝方式。
接下来,他们会参与为期48小时的封闭式“研讨会”,主题是重新讨论多年前 wteam 前辈总结出的《穷学生宝典》里的创业问题,得出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答案。
这些问题很真实,比如“合伙人不满要怎么处理?”、“团队成员谈恋爱怎么办?”。
两天的深度交流,会让这些成员真的熟悉起来。
*右滑:wteam "研讨会"现场和《穷学生宝典》
研讨会结束后,成员们会回到各自的城市,组成不超过20人的“私董会”。每隔两三个月,私董会的成员会聚集一次,选出一位“案主”,提出自己当前最头疼的问题,由其他成员作为“幕僚”群策群力。
这样的场合里,成员们约定将所有的交流内容保密。不仅有人聊工作上的卡点,也会有成员在情感、家庭方面的难题上寻求帮助。
前不久,wteam 成员朱灵梓发现团队效率很低,就去请教同属 wteam 的张清鑫师兄。师兄的建议是,CEO 必须了解所有执行细节,给予下级非常清晰的执行方案。
这样的解决方案在成熟职场中很难看到。但朱灵梓却觉得,这个方式对团队管理帮助很大。
“wteam CEO所管理的员工,大多也是没有接触过职场训练的学生。对他们的管理方式,和对职场经验丰富的员工是不一样的。”万瑶解释,只有 wteam 的成员,才会更理解彼此。
还有一位上海的成员曾在私董会上大哭了1个小时。
让他掉下眼泪的,是终于找到集体的感受:“那天,我们分享了一路走来各自的心路历程。从原生家庭讲到上学,从不被朋友们理解聊到创业背后的汗水。”
这也是万瑶认为,wteam 能提供的最重要的东西——一群可以陪伴整个创业生涯的、彼此理解的伙伴。“我们开玩笑说,参加完 wteam 两年的服务,你会收获一群可以在深夜打电话的朋友。”

*wteam 私董会现场
wteam 也会给予00后创业者最实际的资源。
金钱上的支持,始于一张1万块钱的支票。所有拿到 wteam offer 的成员,都会获得一笔1万元的无偿、不占股的资助金。
1万元,对于一个成熟企业微不足道,却能让一个从零开始的大学生团队干很多事。
万瑶分享,现在大学生创业的成本非常低,可以说是一生中创业成本最低的阶段。“他们的人力成本是同学,很多时候不用发工资,因为同学们本身就有生活费。大家住在学校宿舍,办公场地很多也是学校或孵化器免费提供的”。
所以这1万元,既可以是团队成员头几个月的工资,也可以是办公室的第一批采购物资。
它还可以是一种精神力量。一位做民营天气预测火箭的创业者,选择把这笔钱作为火箭发射的一部分经费。

*wteam成员周楷晋带领团队发射火箭,1万元成为发射经费
比金钱重要的,还有“创业平权”的理念。现在的 wteam 虽然一年会孵化100个00后 CEO,但严格执行每个学校只给4个名额的制度。无论是清华北大,还是普通院校,大家的机会均等。
这打破了精英资源向头部高校、一线城市集中的惯例,能让更多像王久仰那样的年轻人有机会被看见、被支持。
特别,又不特别
审视这群日渐耀眼的00后 CEO,他们展现出独属这一代年轻人的特别,又遵循着一种“不特别”的创业规律。
特别的地方在于,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比此前任何一代人都更早接触到广阔的信息,更早地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人生可能。
“不特别”的是,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故事过去也曾上演,只不过这次的主角从90后换成了00后。
wteam 真正成立的时间是2007年。它的雏形,是广东海洋大学的学生创业社团。
2007年,19岁的大一新生黎文祥,和几位同学一起定下目标,立志要在大学期间锻炼自己,为真正的创业做准备。
这个小小的学生团体,就是第一代 wteam。
*右滑:2007年第一届wteam成立;2009年初代wteam成员;2024年同一位置复刻当年的合影
18年后,黎文祥现在的公司「凡岛网络」,年营收已达到数十亿元。
当年和黎文祥同一个社团的同学、校友,现在总共经营着12家正在营业的公司。他们都成为了如今 wteam 最重要的支持者。

*黎文祥本人
这个组织中,还有一些资深的创业者顾问。比如创立过深鉴科技、东方空间的清华校友姚颂,还有被时任总理接见过的兼职猫创始人王锐旭。
他们都是10年前经历过流量、资本洗礼的90后创业者,大多从大学时期开始创业,愿意无偿贡献时间为 wteam 的年轻人答疑解惑。

*深鉴科技融资历程

*2018年,兼职猫C轮融资过亿
万瑶告诉我们,2025年春节后,整个市场对00后创业的关注度急剧升温。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开始找到 wteam,想探讨设立专门投资00后的基金。
这是一次情景再现。10年前,红杉、真格、阿里等头部 VC,都曾投资过90后创业者。
当时的 IDG 还成立过一支一亿美元、专门投资年轻人的“90后基金”。
翻阅这支基金的投资 list,徐逸、刘靖康、齐俊元、孙宇晨、郭列、高阳的名字赫然在列。还有一些人,已经湮没无闻。
80后有 PC 时代,90后有移动互联。00后,正随着 AI 机遇尝试写下自己的创业故事。
“在这群20多岁的创业者中,有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名字。”wteam 这样相信着。
- 17个新职业,正式发布!
- 来京东华为重磅新品周参与华为 Pura 80预售 晒单分享限量送“舞林萌主”礼盒
- 泰柬突然交火,已致泰平民11死14伤,泰国582所学校停课!泰军F-16战机炸毁柬军两处指挥部!柬国防部:这是野蛮军事侵略
- PVC内蒙宜化SG-5(粉)
- TyC名记:德保罗即将加盟迈阿密国际,双方将签约4年
- 本周五,又一世界级音乐秀来成都啦!
- 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高质量发展——农发行海安市支行多维度构建安全发展新格局
- 吉林体彩公益金资助项目媒体行活动走进四平市
- 排位赛为何总遇上“坑货队友”?玩家诉请《王者荣耀》公开游戏匹配算法!国内首例游戏算法案开庭在即
- 原创香港男歌手卷入「偷食」丑闻首次出席公开活动,笑容满面讲明拒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