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维修空调当心六大陷阱

   日期:2025-09-23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w.tttmy.cn/mobile/news/show-htm-itemid-2347.html
核心提示:  近日,西安开启了“烧烤”模式,炎热难耐的天气,使得空调成了“大忙人”,使用频率不断升高,出现故障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华

   近日,西安开启了“烧烤”模式,炎热难耐的天气,使得空调成了“大忙人”,使用频率不断升高,出现故障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华商报热线连日来接到不少市民反映,在维修空调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陷阱。省消协提醒市民,空调维修市场比较混乱,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案例
   家住西安市桃园路的李先生反映说,家里有两个空调,大的制冷不好,小的开不了机。他通过购买空调的门店询问了一个售后电话,维修人员很快上门来维修了。
   “我想给大的加点氟,小的换个遥控器,结果维修人员一番检查之后,说大的控制器坏了,换一个原装的需要220元,还要再加冷媒。小的空调也需要换一个零件。”李先生说。维修人员说一共需要660元,李先生付了钱。可维修人员走了之后,他发现问题并没有解决。随后他找了一个业内人士,业内人士表示,大空调只需要加氟,花费60元左右,小空调换个电容,在批发市场也就10元左右,都是小问题,100元以内就能解决。
   而李女士投诉说,因家中空调不制冷,她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一个自称该品牌售后的400电话,于是拨打电话预约维修。维修人员上门检查后说两台挂机缺氟了。检修结束后,维修人员递上的收费条子让李女士吓了一跳,两台挂机加氟并更换室外机小配件费用高达2160元。她要求对方提供该品牌空调的统一售后服务票据时,被告知没有票据,只有手写条子,李女士感觉上当了。后经过核实了解,李女士拨打的400电话并非该品牌空调正规售后服务电话。
  
>>分析
   我们梳理了华商报五年来接到的关于空调维修的投诉及案例,发现空调维修陷阱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大方面:
   一、维修人员反复维修,重复收费;以各种名目收费。
   二、低价移、装机。用空调移机的超低价格吸引市民。他们一般的报价在50元~60元,但你最后支付的绝对不止这么多。
   三、乱加氟或乱报加氟价。比如谎报用量,或者以国产和进口氟有区别为由乱报价格。其实国产、进口氟的质量、价格都差不多。很多时候空调明明不缺氟,上门的工人莫名其妙给“加”上,并因此收费。其实他们只是拿着氟利昂小罐做做样子。
   四、更换铜管。除人为原因外,空调保修期内出现铜管破损的现象其实不多,但维修人员更换铜管的价格却是狮子大开口。
   五、夸大故障。比如空调不制冷,可能是线路板上的感应器或者遥控器的接收器出了毛病,成本只需十多元。但一些维修人员会说成是内机电脑板坏了,要收费一百甚至二百元。
   六、超保乱收费。维修人员会以超保需要加收人工费、配件脱产为由收取费用,而市民面对自家的空调是“弃之可惜”,只好“任人宰割”。

  
>>提醒
   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我国《家用电器国家三包规定》以及《实施三包的部分商品目录》规定,家用空调“三包”有效期为整机一年,主要部件三年;有效期过后,厂家或商家仍负有供应配件和维修之责任。
   如果发生维修保养事项,首先查看购买空调的发票日期,属于“三包”有效期内,商家或厂家应负责免费维修,查找售后服务卡内服务电话,通知商家或厂家指定的售后服务机构上门维修,维修后要将此次维修的时间、项目等记录在“三包”凭证之内,以便享受后续“三包”权利;如果所购空调已超出“三包”有效期,也应与原指定售后服务机构联系维修,依然享有厂家或商家“三包”保修责任优惠,维修和材料由消费者承担。在维修保养时应与维修人员充分沟通,了解维修项目与收费标准,避免之后产生纠纷。
   省消协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介搜寻维修电话时,注意进行资格核实,尽量选择厂家授权正规售后服务,避免合法权益被侵害。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雷婧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热点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资讯热点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