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夜色已深,整座城市笼罩在静谧之中,然而美国的社交媒体平台却突然沸腾起来——总统特朗普的推特账号如同失控的机关枪,在短短数小时内连续发射了数十条充满怒火的推文。这些推文全部采用大写字母书写,字里行间充斥着愤怒:"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所有关税必须立即生效!"这种反常的爆发性举动令人震惊。要知道,即便是此前深陷选举舞弊风波时,这位总统也从未如此失态地宣泄情绪。
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能让这位素来精于舆论操控的政治人物如此罕见地情绪失控?答案就隐藏在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最新公布的一份裁决书中——这份以7比4的投票结果通过的裁决,直接宣布了特朗普引以为傲的"全球关税政策"违反法律。这份裁决究竟暗藏怎样的玄机?为何会让特朗普如此失态地称之为"灾难"?这背后又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哪些深层问题?让我们抽丝剥茧,逐一剖析。
首先,这项裁决的出台,意味着特朗普手中最重要的"经济王牌"轰然倒塌。这位总统自上任以来,最常挂在嘴边的口号就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策略,就是其推行的全球性关税政策。2025年刚就职不久,他就巧妙地绕过国会,援引1977年制定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作为法律依据,雷厉风行地推出了两大关税政策:一方面以"打击芬太尼走私"为由,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另一方面则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为几乎所有主要贸易伙伴设置了10%的基准税率,并威胁称"不配合就继续加码"。
在特朗普的战略构想中,这套组合拳既能"从外国人口袋里掏钱",又能为美国本土制造业筑起保护墙,堪称完美的"双赢"方案。然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无情地击碎了这个美梦,明确指出:"征收关税是国会专属的权力范围,总统无权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擅自征税!"更致命的是,法院在裁决书中特别强调,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历任总统虽然都曾援引该法案实施经济制裁,但从未有人像特朗普这样将其用作征收工具。这等于是从根本上否定了特朗普政府两年多来所有相关政策的合法性。
面对如此重击,特朗普自然怒不可遏。他在推文中歇斯底里地咆哮:"如果这份荒谬的裁决生效,美国工业将遭受灭顶之灾!我们的财富将被其他国家洗劫一空,这绝对是一场国家灾难!"白宫方面也迅速跟进,发表声明为关税政策辩护,称其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手段"。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情急之下的苍白辩解——因为一旦被迫取消关税,美国财政部将面临数千亿美元的退税款压力,而那些依赖关税保护的国内企业,很可能在一夜之间陷入经营困境。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这份裁决的影响早已超出单纯的关税政策范畴,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波及美国政治、经济的各个领域。首先来看美国国内政治格局。随着中期选举日益临近,关税政策原本是特朗普巩固基本盘的杀手锏——他经常向铁锈地带的蓝领工人承诺"我保护了你们免受外国廉价商品的冲击"。如今政策被判定违法,民主党人立即抓住机会发起猛攻:"连合法政策都制定不了的总统,还谈何保护工人权益?"
共和党内部也因此出现明显裂痕。部分众议员急于推动"紧急关税修正案",试图为特朗普重新争取征税权;但传统共和党人则持反对意见,坚持"总统不能凌驾于国会之上"的原则。特朗普本人显然意识到事态严重,在推文中暗示"这是民主党控制的法院在蓄意破坏",试图将事件定性为"党派斗争"。然而最新民调显示,61%的美国民众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许多中小企业主和中产阶级都开始质疑"关税不仅没改善生活,反而推高了物价"。
经济层面的冲击更为直接。裁决公布当天,美国股市应声下跌,与关税政策相关的企业股价全线飘绿。据专业投资机构测算,如果特朗普政府被迫取消关税并退还已征收款项,美国财政将面临高达4000亿美元的资金压力,这很可能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关税风波的影响早已超越美国国界,正在全球贸易体系引发连锁反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就令美国的盟友和竞争对手都深受其害。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恐怕也坐视不理——当初为避免被加征关税,它们不得不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如今看到美国政策如此反复无常,很可能会重新审视这些协议的效力。
就连长期与美国对立的国家也在暗中调整策略。有外交界人士透露,部分国家已开始与其他贸易伙伴密商,试图建立绕过美国主导的贸易新渠道——毕竟谁也不愿再被美国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所累。特朗普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推文中警告称:"这项裁决将让美国在国际社会颜面尽失!"但这番言论更像是心虚的表现——正是他本人打破了"关税权属于国会"的宪政传统,如今被法院纠正,反而让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信誉严重受损。
从特朗普深夜的暴怒推文,到法院裁决背后的权力博弈,再到全球贸易的连锁反应,这一事件早已超越"政策合法性"的简单范畴。它既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中总统与国会的权力之争,也折射出当前全球贸易秩序面临的深刻挑战。而就目前形势来看,这场由关税引发的政治经济风暴,还远未到落幕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