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锦波带领白鸽在线冲刺港股IPO背后:持续亏损、毛利率低迷 商业模式存隐忧

   日期:2025-08-12     作者:kongyu       评论:0    移动:http://www.tttmy.cn/mobile/news/show-htm-itemid-1732.html
核心提示:2025年初,保险科技企业白鸽在线(厦门)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鸽在线”)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

2025年初,保险科技企业白鸽在线(厦门)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鸽在线”)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银国际。这家自称“保险公司、场景合作伙伴及终端消费者之间的数字连接器”的企业,虽宣称服务超3.6亿用户、IPO前估值超20亿元,但其经营数据却暴露出深层的盈利困境与结构性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白鸽在线累计亏损约5783万元。具体来看,2022年净亏损2507.5万元,2023年收窄至1718万元(同比下降31.49%),但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再次扩大5.82%至1557.6万元,亏损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

更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8.3%、7.9%、8.0%,不仅持续低于保险科技行业15%-20%的平均水平,甚至在2023年略有回升后再次陷入停滞。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2月19日,涂锦波拥有白鸽在线约55.58%的投票权,同时刘永好的、格汭厦门、厦门富国豪、厦门汇诚等均为白鸽在线股东。白鸽在线还在2017年获得互联网保险业务销售许可证,开始提供全国性保险经纪服务;2021年公司升级了SaaS应用系统,并正式推出自主开发的全流程SaaS应用系统平台白鸽e保。

图片

然而,在保险行业监管趋严、渠道佣金缩水的背景下,其“保险+科技”故事已难掩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的缺陷。

白鸽在线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渠道合作伙伴。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通过渠道产生的佣金收入占比高达99.9%,而公司与渠道方的协议期限通常仅为一年,到期后能否持续合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分析指出,这种“短期绑定”模式在保险行业“报行合一”政策全面落地后风险加剧——2024年全行业渠道佣金水平已显著下降,依赖费用驱动的保险中介机构普遍面临生存压力,白鸽在线的渠道稳定性问题可能进一步放大。

尽管白鸽在线营收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4.05亿元、2023年6.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6.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63.13%、38.97%、38.99%),但收入来源集中于少数大客户。招股书未披露具体客户名称,但业内推测其或面临“大客户流失即业绩崩塌”的风险。

此外,公司现金流状况不容乐观。尽管2023年因“风险管理金融服务毛利增加”短暂缓解压力,但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研发费用的大幅增加(具体数额未披露)直接导致亏损扩大,暴露出其“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现实。

尽管其试图以“服务3.6亿用户”的规模效应吸引投资者,但亏损连年、毛利率低迷、渠道依赖等硬伤,可能使其上市之路面临严峻考验。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I燕梳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热点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资讯热点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