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炸!
昨天收到一个粉丝提问特别有趣,她说:“我家空调内机上怎么有个火焰的标志呢?”还搭配了一张照片▽

这个标志看着挺可怕的,实际上也确实可怕——是易燃物警示标志。
空调怎么会易燃易爆呢?其实是因为它里面的制冷剂:贴了这个标志的空调,用的都是R32制冷剂。万一泄漏、与空气接触,再遇到明火,就有爆炸风险。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家用电器应该以安全为主。这么一种危险的制冷剂,是怎么成为空调制冷剂主流的呢?
•被淘汰的R22
其实以前的空调制冷剂并非使用R32,而是R22:
那个年代,我们并不叫它“R22”,而是叫它的中文名“氟利昂”。提到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很熟悉了,那些年广为诟病——
污染环境,会破坏臭氧层。

于是在国际环保组织的努力下,终于各国都禁用了R22制冷剂。转而换成了另外两种环保制冷剂:
R32和R410a。
•难用的R410a
R410a是完全安全的制冷剂,即使泄漏、即使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任何危险。曾经,也占据了国内空调市场的半壁江山。
之所以后来逐渐没落,主要与两个事情有关:
第一,性价比低
R410a的售价比R32更高,充注量也更多——这代表,不仅R410a的空调比R32买得贵,以后“缺氟”的时候维修成本也要比R32高得多。
而且R410a的工作效率很低,尤其是制热的时候,R410a的空调要是不选大一码的(该选1匹的房间选1.5匹),几乎就是毫无效果。
「又贵又难用」,成了R410a没落的主要原因。

第二,还不够环保
R410a的确是不破坏臭氧层了,但是会释放温室气体。所以在环保要求较高的地方,比如欧盟,依然不被允许使用。
全世界的空调厂家(不仅仅是国产品牌),为了适应出口需求,都把自己的生产线和设计线改成了R32。R410a慢慢没人愿意生产了,自然会没落。
•危险的R32
现在空调上使用的主流制冷剂就是R32了,它的问题就是咱们前面说的:
危险!
一旦发生泄漏,再接触到明火,就有爆炸风险。不过还好——
现在的空调安全性往往比较高,发生泄漏的几率越来越小。而且空调一般都有自己的空调外机位,也很难接触到明火。

但我们在使用时依然要注意:
①给空调外机创造安全的环境,尤其是住一楼的用户,要尽量把空调挂高一点,减少能够接触到明火的机会。
②出门在外看到空调外机,也要尽量躲远一点。尤其是吸烟人士,不要站在空调外机旁边吸烟,很危险!
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
空调将在2026年8月1日执行新国标。新国标里规定,使用了R32的空调上必须加装“冷媒泄漏传感器”。在R32泄漏时会自动切断电源,并出现警告。安全方面,会更上一层楼。

•以后可能还要换
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并没有:
以后我们的空调制冷剂,有可能还会换——目前来看,有可能换成R290。
有一个参数叫“全球变暖潜值(GWP)”,可以用来表现制冷剂的环保性。前面说不太环保的R410a,GWP是2088;相比较而言,R32的GWP只有675,就很环保了。
但是对于比较激进的欧盟来说还不够,他们还要更环保,于是就出现了R290制冷剂,GWP只有3。
于是空调品牌为了能够继续向欧盟出口空调,已经开始出现使用R290的产品了。不排除日后会像R32刚开始的时候一样,逐渐成为主流。

不过R290也不纯粹是为了环保,它有一个好处,就是低温工作能力强:
R32在-15℃以下的环境下,几乎就是完全瘫痪,无法工作。R290的最低工作温度,能达到-25℃甚至更低。
但话又说回来了:R32属于弱可燃物,我们都已经很恐惧了。R290则属于高度易燃物,在安全性的方面,恐怕还要进行比较大的升级才行。
文字原创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