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他昨晚带谁回家的么?”
这是7月24日,百万粉丝网红“奶黄包”在社交平台爆料时说的第一句话。
没有铺垫,没有预告,一句话直接打脸无数“哥哥纯情”的幻想。她不是开玩笑,她是带着实锤来的——照片、时间线、聊天记录、还有那句扎心的:“我当时还在他家收拾玩偶,他晚上就带我朋友回去了。”
这不是偶像剧,这是大型翻车现场。
曾经那个在《青春有你3》里说自己“怕耽误别人”的少年,现在成了“谁都不耽误,每个都撩一下”的“多线程海王”。
娱乐圈的剧本,总是比电视剧还精彩。
故事开始得很普通。
一个是北大医学在读的网红,抖音百万粉丝,素颜自拍都能上热搜;一个是刚靠“双男主剧”爆红的顶流,带着“被经纪人打压”的苦情滤镜圈粉无数。
KTV初见,梓渝主动要微信,当晚就表白。说是喜欢她,想认真交往。
她信了。
两人开始甜蜜约会,逛街、吃饭、回家看电影,甚至还有粉丝送的玩偶默默躺在书架上。
但谁能想到,这些玩偶第二天就成了“证据”。
因为同样的房间、同样的背景,出现在了前女友Paris梨lii的爆料中。
一个玩偶,牵出大型修罗场。
你以为这已经够狗血?还远远不够。
据奶黄包自述,当天下午她还在梓渝家看剧,晚上拒绝了一个局,结果梓渝立马带她闺蜜回家。
一个下午两段感情线,爱情剧都不敢这么编。
还记得前两天的热搜吗?
梓渝的前女友Paris梨lii发长文实名控诉,说自己“被小三”,被骗两年,男方脚踏两条船,还用“经纪人不同意恋爱”这种借口搪塞她。
当时不少人还觉得她是情绪激动,或者说是“分手后想报复”。
但现在,奶黄包的出现把一切串联成线。
从“经纪人女友”到“北大网红”再到“闺蜜”,每一段都时间重叠、感情交叉。
而更讽刺的是,梓渝在评论区里还能说出“我只是恋爱方式不成熟”,连“劈腿”两个字都不肯提。
这是不成熟?这是不择手段。
人设崩塌,从来不是一夜之间,而是一次次选择换来的结果。
最令人唏嘘的,是那些还在评论区里留言“哥哥我相信你”的粉丝们。
你们知道他是怎么评价你们的吗?
“那群SB”、“送的玩偶真丑”、“和她们吵起来了,我懒得理”。
这是奶黄包在爆料中提到的原话,不是网友杜撰。
而类似的话,在前女友的聊天记录里也出现过。
一个靠粉丝喂养起来的艺人,私下却把粉丝当成“累赘”和“工具人”,这才是真讽刺。
官方后援会直接发文:“我们是SB,我们脱粉。”这句带着自嘲的愤怒,比任何声明都来得更真实。
“白天和A约会,晚上和B睡觉,隔天还和C复合。”
这不是段子,这是网友整理的时间线。
从去年底到现在,梓渝至少和四位女性有过暧昧或恋爱关系,且时间重合严重,几乎无缝对接。
不是恋爱脑,这是“多线程并发”。
娱乐圈不是不可以谈恋爱,但别把恋爱当成游戏,更别拿人心当试验田。
就像有网友说的:“哪有什么塌房,不过是人设太假、感情太乱。”
梓渝发了长文道歉,说自己“考虑不周”“沟通有误”,决定暂停工作反思。
但细看全文,核心问题一个没提。
不提劈腿,不提伤害,只说“遗憾”和“情绪”——这不是反思,是公关。
更奇怪的是,这次回应只发在超话,主页一字未见。
是怕影响热度,还是不敢直面舆论?
而24号,他又悄悄现身录音棚,帽子口罩全副武装,装得比谁都低调。
但对奶黄包的爆料,他至今没有回应。
面对质疑选择沉默,不是成熟,是逃避。
这波翻车,不只是梓渝一个人的事。
它刺痛了整个娱乐圈的“人设经济”——公司拼命包装,粉丝拼命买单,结果一场恋爱就原形毕露。
有人说:“他还年轻,可以改。”
但年轻不是挡箭牌,公众人物更不能拿“年少轻狂”当免死金牌。
“艺先立德,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娱乐圈需要的不是一堆“翻车艺人”,而是能对得起粉丝、对得起舞台的真诚演员。
恋爱不是错,错的是把感情当游戏,把人心当玩具。
再甜的人设,也掩盖不了一颗“来者不拒”的心。
娱乐圈的顶流不是“渣男集中营”,但每次塌房都在提醒我们:粉丝的爱不该被辜负,信任的代价不该如此沉重。
别再说“哥哥只有我们了”,先问问:你是第几个“我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