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8日(周二),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于欧洲议会的演讲中发出警告:俄罗斯有可能在本十年末对欧盟构成可信的安全威胁。她强调,欧洲防务工业和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必须在未来五年内迅速扩张,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
过去三十年,欧洲多国削减国防预算,追求和平红利。但现实却是,俄乌战争持续多年,战火未熄,地缘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弗雷泽里克森表态,欧盟过去三十年削减国防开支的政策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她说:“我们绝不能再让欧洲陷入无法保卫自己的境地。”
据美联社报道,欧洲官员们早已敲响警钟,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很快就会试探北约的第五条安全保障条款。该条款承诺,对任何一个盟国的攻击都将遭到所有32个盟国的集体回应,而其中大多数盟国都是欧盟国家。
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也指出,俄罗斯被指控实施破坏活动、网络攻击和虚假信息宣传,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削弱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
他说:“如今的欧洲,虽未陷入战争,却也绝非处于和平状态。”
弗雷泽里克森对此强调:“我们不能再依赖别人来保护自己。到2030年,我们必须拥有完全保卫自己的能力。”
为了应对潜在的俄罗斯威胁,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备战2030”计划。此项计划的核心是高达1500亿欧元(约合1760亿美元)的贷款机制,该机制面向欧盟成员国、乌克兰以及英国等非欧盟国家申请资金,用于填补美国可能留下的军事空缺。
资金将优先用于联合采购,包括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火炮、弹药、无人机、网络战装备以及空中加油和运输等“战略支援”能力。
本周二,欧盟还允许15个成员国启用“国家豁免条款”,使它们能够在不违反欧盟债务规则的情况下,增加国防开支。
乌克兰也成为这场防务转型的重要一环,其军工体系运转效率高、成本低,具备快速扩张潜力。根据基辅估算,若获得欧洲投资,还可释放额外40%的生产能力。
据路透社称,虽然计划很好,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欧洲防务工业的另一个难题在于,政府和企业往往被传统思维束缚,不愿承担风险。
即便在欧洲大陆经历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陆上战争后,这种保守态度依然普遍存在。
丹麦国防部长特勒尔斯·伦·波尔森表示:“要在五年内完成准备工作,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丹麦国防与安全工业协会总监约阿希姆·芬克尔曼则表示:“如果没有长期订单,企业就不可能投资生产能力。”
他举例说,目前欧洲范围内对155毫米炮弹的订单通常只覆盖两到三年的需求,而行业需要五到十年的订单保障,才能有底气扩张生产。
芬克尔曼认为,如果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主要国家率先行动,其他国家自然会跟进。但他也认为,当前的步伐远远不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