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热点首页 资讯热点分类 切换频道
昆滇风云|永不褪色的赤子护照
2025-08-13 21:44  浏览:57

在位于瑞丽市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纪念馆内,一本封面暗红、字迹泛黄的护照静静陈列,封面上“武吉巴梭路43号”的字样清晰可辨,这是南侨机工陈昭藻的护照,这个地址,正是1938年成立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总部所在地。

“这本护照不是我父亲一个人的,它是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集体归国的见证。”陈昭藻的女儿陈达娅说,看到这本护照,眼前仿佛浮现出1939年那群毅然告别安逸、奔赴祖国的背影。

图片

集结:三千赤子应召归国

“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他们是‘小人物’汇聚蓬勃之力的典范。”对南侨机工历史有着深入研究的云南师范大学夏玉清教授介绍。

抗战初期,海上通道被日军切断,紧急建成的滇缅公路成为连接印度洋与中国大后方的“生命线”,承担着国际物资转运的重任。

图片

陈嘉庚雕像矗立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外 云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然而,国内严重缺乏懂驾驶、会维修并能与盟军沟通的技术人才。危急时刻,爱国侨领陈嘉庚发出征募通告,南洋华侨青年踊跃响应。

3200余名南侨机工应召回国,他们放弃优渥生活,驾驶卡车穿越枪林弹雨,让滇缅公路“活”起来,为抗战筑起“不沉的补给线”。

“他们不仅运输军需、药品,抢修车辆,还将中国的桐油、猪鬃运到海外换取外汇。”夏玉清说,“这条‘生命线’维系着盟军军火输入与中国战略物资出口。”

图片

行动:生死线上的运输

从新加坡到昆明,气温、环境的变化令机工们难以适应,滇西肆虐的疟疾、鼠疫更让很多人病倒。“加之雨季塌方、道路泥泞和日军轰炸,每一公里都可能是生命的终点。”夏玉清说。

陈昭藻与同伴回国后,经短暂培训即奔赴缅甸仰光汽车装配厂。陈达娅介绍,美国工程师当时提出6人一组,一周装配一辆车的工作计划,但她的父亲和同伴们在暴雨中淋着干,酷暑里光膀干,一天能装4辆车。“他们想着前线急需军火,多装一辆,胜算就多一分。”陈达娅说。

陈昭藻和同伴还带回了数十箱工具,尤其是当时先进的汽车无损伤磁粉探伤机。“当滇缅公路上的卡车昼夜奔驰时,这台仪器可以用来检测汽车零件上肉眼难以发现的金属疲劳裂痕。”陈达娅介绍。

类似故事比比皆是:王文松放弃南洋英国汽车公司总工程师的高薪,带着徒弟和技术回国;第三批回国的南侨机工总领队刘贝景,不仅是马来西亚的高学历人才,而且其产业遍布当地,同样义无反顾来到云南;还有女扮男装回国的李月美……

“这份情怀纯粹而坚定,闪耀着维护和平、追求公平正义的人类共同价值。”夏玉清认为,这源于海外赤子深厚的文化自觉,“他们在海外坚守华文教育、传统节庆与家国信仰,方能在民族危亡时迸发不假思索的救国勇气。”

图片

铭记:丰碑无声英魂长存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内,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巍然矗立,守护着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记忆。

瑞丽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张自达介绍:“纪念碑由老机工林福来的义子林晓昌先生于2005年自费筹建,为了让世人铭记这段历史。”

图片

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人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云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作为公园二期工程落成。“为按时完工,工人们昼夜不停施工,大家都说这是在用南侨机工精神建馆。”张自达说,“南侨机工回国参战,是华侨史上的丰碑,是华之魂、侨之光,我们要将这里建成世界华人华侨的精神家园。”开馆那天,103岁的老机工翁家贵坐轮椅前来,看着馆名牌匾一直点头,很是欣慰。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建成后,大批机工后人前来吊唁。

纪念公园内,蔡长世的故事令人动容。新婚仅3个月,蔡长世就离开家人到南洋谋生。祖国危难时,他义无反顾地回国,1940年牺牲于滇缅公路,但妻子杨牡丹并不知情,怀有身孕的她在福建苦等70多年,临终时叮嘱孙子,一定要找到爷爷。2018年,蔡家后人终于在云南省档案馆找到祖父的机工登记表。纪念碑前,蔡家后人将奶奶的遗照与爷爷的照片放在一起祭拜。“多年的等待,在这一刻终于团聚了。”张自达说。

“还有老机工黄迎风,当年的工作是英语翻译。离家前,他将随身的钢笔留给女儿黄良妹。”张自达介绍,多年后,黄良妹从海南来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参观,将一直带在身上、珍藏多年的钢笔捐赠给了纪念馆。黄良妹说:“我一直用这支笔读书、写字,现在我将钢笔留在这里,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南侨机工的故事。”

2019年,复旦大学将纪念馆设为教学基地,并在校园内举办了一次南侨机工相关图片实物展。本来原定3天的展览,因反响热烈延至7天。

图片

传承:赤子丹心永不褪色

陈达娅在父亲去世后才了解到父亲的过往。2000年,陈达娅和3位健在的老机工重走滇缅公路,再一次刷新了她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一路上,老机工翁家贵跟我说,达娅,你爸爸曾经在这里待过;达娅,你爸爸曾经在那里工作过。直观地了解到父亲当时工作的地方,让我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陈达娅说。

在惠通桥边,南侨机工罗开瑚深情呼喊:“同胞们、战友们,历史不会忘记你们,我们来看望你们了。”

从滇缅公路归来,陈达娅一头扎进了追寻南侨机工历史的事业中。

她走访当时健在的机工及遗孀,梳理史料,打造情景组歌《南侨颂》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巡演,讲述南侨机工历史;编著《南洋请听我说》等书籍……

“这个群体所承载和代表的精神,任何时代都需要。”陈达娅说。今年初,她携女儿同台演讲《“侨”牵着我》。她说:“尽管世间再无南侨机工,但他们的故事会一直讲下去,精神将代代相传。”


云报全媒体记者 姚程程 常远

责任编辑 何丹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最新文章
200余万保险代理人集体摘掉MDRT等头衔;或急欲寻找新名片?!
文|顾柠佣金和保费数字堆砌的荣誉墙正在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尚未完全成型的新价值标尺。“从业10年,连续8年达成MDRT(百万
梧桐树重磅发布福满满养老年金险,打造保险+服务一体化养老方案
6月19日,梧桐树保险经纪携手大家养老保险召开了“福满万家,因爱同行”为主题的新品发售会。此次发售会进行线上线下双线联动,
那些走红的“民间美女”(十一)
水晶糕女孩,浙江衢州人,暑假的时候回家帮助父母卖冷饮。有网友前去买水晶糕发现后将其拍下发到微博上,其清纯靓丽外表以及帮助
为群众把好“健康脉”!2024年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技术培训班正式开班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人投入到日常健身活动中,“体质有评估、锻炼有指导”也渐渐成为群众健康生活新常态,如何
科技!“见微”知“阡陌” !中国电信首次详细解读“安全型企业”成果!
AI安全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作者/ IT时报记者  郝俊慧编辑/  孙妍提出“新三型”概念近五年后,中国电信服务型、科
胶州:上合示范区这个项目进展
据悉,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由中国500强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6.6万平方米。项目拟建4.0兆瓦、6.0兆
柳林司法所:从“心”出发 “未”你护航
柳林司法所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一对一心理辅导为加强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全面了解其依法接受社区矫正
广东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加减乘除”新算法
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广东正酝酿一揽子措施。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大会指出
河南率先明确车贷利率上限,高息高返业务加速退场
在监管部门对汽车金融高息高返乱象采取严厉监管措施之后,河南省率先出台政策明确车贷利率的上限标准。 日前,河南省内多家银行
本地二级页政务频道
9月1日上午9点30分,由湖南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省政协新闻宣传中心主办,文史博览杂志社承办的“寻找身边的古建筑,青年学子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