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近一年的“本地生”定义,近日终于尘埃落定,香港政府正式明确了本地生资格认定的标准。
根据新规,DSE“本地生”必须在港连续住满两年,才有资格享受学费减免和JUPAS联招等红利。
这对许多计划靠高才通+DSE组合拳上大学的家庭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
升学成本提高了,难度也加大了,考试移民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
考试移民,挤爆香港高考
近几年,香港“考试移民”的现象愈演愈烈。
一些内地高学历家庭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快速拿到香港身份证,再把孩子以“受养人”身份带来香港,通过DSE考试以“本地生”身份报读香港八所资助大学。
内地家庭涌入香港是因为相比于内地高考,DSE考试科目少、竞争压力小,本地生还能通过JUPAS联招系统申请港八大热门专业。
而且学费每年只要4万多港币,远远低于非本地生20万起步的收费,在很多家长眼里,这是一条成本低、压力小、前景好的升学捷径。
图源:Topick
不仅涌入DSE赛道的人多了,还滋生了不少钻空子的留学移民中介,宣称自己可以提供短期获得香港身份的方案,帮助内地家庭实现考试移民,让孩子无痛上港八大。
还有中介打着“无需长居香港即可拿永居”的旗号,通过伪造海外名校学历、虚构光鲜工作履历,为22名内地申请人炮制高才通申请。
但随着“考试移民”人数激增,本地家长的不满也达到了临界点。
数据显示,2022/23学年通过JUPAS入读八大的高才通子女通过“本地生”身份的只有62人,而2024/25学年已经飙升到185人,三年涨了近三倍。
图源:点新闻
2024年DSE的非学校(主要是指内地自修生)考生中,大约1300人是内地来的受养人,占比不小。
这就引发了教育公平的问题,香港本地大学的资源是有限的,资助学位每年只有1.5万个,只开放给本地生。
医科、法律、教育这些热门专业,本地生名额本来就紧张,再加上本地生每年学费42,100港元,而非本地生不享受任何政府资助,学费通常高达每年20万港元以上。
图源:香港01
而这些内地受养人考生,从来没有在香港居住,也没有正式在香港学校学习,可能只是在内地的补习班恶补DSE,现在也来抢占名额,享受同等优惠的学费,自然就引发香港家长猛烈抗议。
有香港立法会议员提到,这些内地家庭纯粹利用政策空间来安排子女来港升学,本身并没有打算来香港长远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年2月公开批评,指出有人打着人才计划旗号来港,只是为了子女升学或出入境便利,甚至回内地享受“港人港税”优惠,严重违背了人才政策的初衷。
他直言,在内地多个城市和场合都曾遇到此类来港人士,申请完就返回内地,担心忧虑政策被滥用。
香港本地生定义修改落地
升学规则变了!
最近,香港教育局与入境事务处联合发布正式文件,明确了“本地生”身份的新定义。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新规的核心内容包括三项:重新划分学费类别、设立“居港年限”标准以及设定过渡期。
第一,设置居住两年门槛
从2028/29学年起,持受养人签证的学生,如果想以“本地生”身份申请政府资助大学学额,就必须在大学课程开课前的两年内一直住在香港。
比如提供过去两年在香港就读学校的记录,如果是跨境生,也要向入境事务处申请出入境记录,证明每年离港不超过90天。
图源:香港特区政府
第二,划分两类学费
新规对不同身份的学生划分了两类学费标准。
香港永久居民、持单程证人士,以及符合“居港年限”规定的18岁以下受养人可以获得资助。
不符合居港要求的受养人、各类工作签证或人才计划下的随行子女等将不会得到政府资助。
不过依然可以申请港八大,但自费缴交与非本地生相同的全额学费,也不能享受政府奖学金或豁免计划等本地生福利。
图源:香港特区政府
第三,设立过渡期
新规中非常人性化的一点是,为了让家庭有时间调整规划,香港政府表示,2026/27学年,即2025年参加DSE考试,2026年大学入学的学生不受新规影响。
换句话说,当前正在申请来港,或已抵港的家庭,将有1-2年时间进行身份和教育安排。
这一系列新规既堵住了制度漏洞,又保留了真正愿意长期在港发展的家庭应有的机会。
香港政府的信号非常明确,那就是短期套利的人将被排除在外,而真正想在香港扎根的家庭可以享受本地生身份所带来的升学优势。
简单总结一下:
黄金赛道即将终结
赴港升学进入深水区
新规落地,对于还在观望或已经走上DSE路线的内地家庭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重大转折。
以高才通+DSE这条被视为升学捷径的路径,已经基本被堵上了。
如果想继续靠这条路进香港大学甚至冲击名校,未来的升学规划要重新调整了。
过去DSE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集身份红利、学费便宜、录取率高于一体,实现了低成本留学。
这些年很多内地家庭先拿到身份,再慢慢考虑孩子的教育,但现在这种方式已经来不及。
图源:香港01
新规要求孩子以受养人身份参加DSE,必须在香港连续居住满两年,才符合“本地生”资格。
如果目标是送孩子来港接受教育的家庭,没有连续居住两年,那么高才通就相当于白拿了。
不仅不能通过JUPAS联招轻松进大学,还要承担高达每年20万港元的学费,原本的性价比优势也不存在了。
而且DSE这条赛道也越来越卷了。近几年JUPAS联招的录取门槛不断提高,热门专业的分数线已经升到3322+3,近七成考生无缘港八大。
如果没有本地生身份,那么即使走DSE赛道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那么DSE升学和其他国际课程基本没有太大差别。
图源:文汇报
留给内地家庭的还剩下三条路,第一,拿到高才通,然后提前两年来到香港生活,但是赴港生活就要承担更高的生活成本;
第二,提前送孩子到香港插班,让孩子从小学或初中阶段就开始在港就读;第三,留在内地参加高考,毕竟目前港校对内地生通过高考扩招的力度也非常大。
虽然新规严格明确了本地生身份,但并不影响香港在大力招揽人才,港校也在努力扩招。
但是赴港升学投资周期变得更长,我们更要把每一步都走得精准,转轨香港的家庭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升学目标。
因为政策随时可能变,孤注一掷的风险越来越高。
赴港家庭在做教育规划的时候,有必要多条路径考虑,无论是DSE还是三大国际课程,或者是高考,都应该合理规划,综合考虑,最后选择最合适的一条路。
真正想走香港这条路的家庭,必须下定决心,真正把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融入香港,而不是把它当作跳板或临时站。
参考:
政府检视JUPAS「本地生」定义消息:高才子女须居港两年
考试移民|针对「考试移民」高才子女居港两年才符联招「本地生」定义
政府收紧大学生资助门坎杜绝考试移民消息:高才子女须居港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