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热点首页 资讯热点分类 切换频道
江苏浙江安徽同日发布经济数据半年报,苏超让没有夜生活的江苏人出来吃夜宵
2025-08-03 22:23  浏览:77

图片

7月21日,江苏、浙江和安徽同日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根据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江苏66967.8亿元,同比增长5.7%;浙江为45004亿元,同比增长5.8%;安徽为25723亿元,增速5.6%。苏浙皖上半年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

总的来看,三省均交出了稳中有进、向新向好的半年答卷。具体分析,苏浙皖的经济图景又各有特色,江苏守住“压舱石”,浙江稳控“主引擎”,安徽则点燃了“加速器”。

向新向好

向新向好,集中体现在关键的经济数据上。观察苏浙皖上半年的成绩单,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均有亮点,但产业侧重和拉动方式有所区别。

从结构上看,“苏大强”继续保持“三产协调”的格局,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5%和5.9%,6.7%,为全省经济托住了坚实底盘。浙江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1亿元,增长6.0%,占比将近六成。安徽制造业持续发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41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增加值同比增长。

外贸表现方面,江苏以庞大的体量稳居外贸第一梯队。上半年,江苏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9%。其中,出口1.88万亿元,增长9.4%。尤其是以电子信息、机电产品为主的“长板型出口结构”,在全球订单调整周期中仍保持相对韧性。

同样是外贸大省的浙江,由于对美出口依存度较高,受关税风波影响,其外贸一度承受巨大压力。不过,风浪之下,浙江外贸展现出了强劲韧性。上半年,浙江货物进出口总额2.73万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出口2.07万亿元,增长9.1%,占全国份额的15.9%,对全国出口增长贡献率达19.8%,位居全国首位。

安徽外贸的表现也颇为亮眼。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585.4亿元,同比增长15.2%,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3098.5亿元,增长15.4%;进口1486.9亿元,增长14.7%。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额2229.1亿元,增长18.5%。尤其是汽车,出口汽车(含底盘)46.1万辆,出口量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加29.9%。

消费方面,苏浙皖均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势头。上半年,江苏消费需求延续恢复态势,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8.4亿元,同比增长4.9%。“苏超”火遍全网,线下带动作用同样强劲,“十三太保”中,超过10个城市的夜宵订单周环比增长翻番。受此影响,江苏全省上半年餐饮收入2622亿元,增长10.7%。

上半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9亿元,同比增长5.3%。浙江的特点,是在“品质消费”赛道上发力,数智消费各个品类均快速增长,尤其是限额以上单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倍、84.5%、77.5%、68.6%。

安徽的关键词,是线上线下并重。线下零售方面,得益于实体业态不断丰富,安徽引进山姆合肥、等各类首店637家,其中仓储会员店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和高品质的服务体验,零售额增速保持在30%以上。此外,通过推动全省超千家企业参与“进电商平台”行动,安徽线上消费增长明显,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3.6%。上半年,安徽实现社零总额12051亿元,同比增长5.5%。

投资的支撑作用,同样明显。其中,江苏、浙江增势平稳,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上半年,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浙江的数据则是1.4%。分领域看,江苏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2%,扎牢了基本盘。同时,新兴动能正在强势切入。例如,浙江制造业投资增长10.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2%;安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2%,其中、研发与设计服务投资分别增长55.9%和94.8%。

图片

拼字当头

数字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发展动能的变化。苏浙皖三省的发展底色,正在被“新质生产力”重构。

在三省当中,江苏制造业体量最大、产业链最全,并正巩固“产业硬核”的优势。今年以来,江苏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0.6%、41.3%。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规上数字产品核心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9.5%,增速均高于全部规上工业。

浙江牢牢抓住“新”这一关键词,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创新投入持续走高。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营业收入2.1个百分点。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42.0%,同比提高0.7%。

另一方面,在新质生产力赛道,浙江优势逐渐外溢: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笔记本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全面飘红,分别增长85.7%、65.2%、47.3%和43.3%。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7%、12.0%、11.1%和9.8%。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动能“多点开花”,技术红利正加速释放。

在这之中,民营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截至6月末,浙江在册经营主体达到1126万户,民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占比96.8%。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0%,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值;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24万亿元,占全省81.9%。在服务业领域,民营企业1-5月营业收入增长9.4%,贡献七成以上增量。

这体现出浙江的优势。浙江民企不仅“多”,而且“能”:能制造、能出口、能服务,它们构成了浙江经济韧性的底层结构。

相比之下,安徽正在追赶,但仍存在差距。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省总量的51.9%,虽同比提高,但并未形成压倒性优势。目前,安徽的民营企业仍以中小体量为主,在高端制造、服务创新等领域尚需补链。不过,安徽的潜力在于“新增”:上半年全省新增各类经营主体近70万户,无论是民间投资还是市场信心,看起来都即将摸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门槛。

在这种势头的带动下,安徽制造业同样正在经历从“量”向“质”的跃升。上半年,安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6%,贡献率为40.2%。主要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3%,集成电路增长9.9%,工业机器人增长93.3%。

企业侧持续发力,政府侧同样拼字当头。产业升级,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政策的导向与支持。

江苏的政策突出一个“稳”字。江苏是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今年5月,江苏还专门出台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成效也很明显,上半年,江苏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33家企业入选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单,对全省技术创新、保供应链安全、稳定就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初,浙江连续第四年在新年伊始,第一时间出台新一年度的“8+4”经济政策体系,并且力度再加码,安排的省级财政资金继续保持超千亿元规模,意在强化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平台型企业培育。到了3月中旬,在提振消费的国家方案出台的同一天,浙江同步发布本省行动方案,政策节奏对标国家,执行层面直通企业与消费者。这样的安排,有利于保障政策红利传导到项目末端,形成从研发、制造、市场到出口的政策闭环。

对比来看,安徽的政策更聚焦“集中突破”,切入点更小,更注重精准性。例如,聚焦制造强省、科技强省等战略,围绕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强化用地、能源、财政、人才等全要素保障。各市广泛采用“揭榜挂帅”“政企共谋”“配套直投”等方式,“快、准、狠”式地推进项目落地。尤其在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上,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机制。

观察苏浙皖三省的半年成绩单,总的来说,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并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虽然打法不同,但目标相当一致——都要在新旧转换的关键期,把握节奏、蓄力前行。如今,2025年已进入下半场,前路仍然充满挑战,同时也让人满怀期待。

最新文章
200余万保险代理人集体摘掉MDRT等头衔;或急欲寻找新名片?!
文|顾柠佣金和保费数字堆砌的荣誉墙正在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尚未完全成型的新价值标尺。“从业10年,连续8年达成MDRT(百万
梧桐树重磅发布福满满养老年金险,打造保险+服务一体化养老方案
6月19日,梧桐树保险经纪携手大家养老保险召开了“福满万家,因爱同行”为主题的新品发售会。此次发售会进行线上线下双线联动,
那些走红的“民间美女”(十一)
水晶糕女孩,浙江衢州人,暑假的时候回家帮助父母卖冷饮。有网友前去买水晶糕发现后将其拍下发到微博上,其清纯靓丽外表以及帮助
为群众把好“健康脉”!2024年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技术培训班正式开班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人投入到日常健身活动中,“体质有评估、锻炼有指导”也渐渐成为群众健康生活新常态,如何
科技!“见微”知“阡陌” !中国电信首次详细解读“安全型企业”成果!
AI安全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作者/ IT时报记者  郝俊慧编辑/  孙妍提出“新三型”概念近五年后,中国电信服务型、科
胶州:上合示范区这个项目进展
据悉,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由中国500强企业上海电气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总建筑面积达36.6万平方米。项目拟建4.0兆瓦、6.0兆
柳林司法所:从“心”出发 “未”你护航
柳林司法所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一对一心理辅导为加强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全面了解其依法接受社区矫正
广东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加减乘除”新算法
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广东正酝酿一揽子措施。3月28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大会指出
河南率先明确车贷利率上限,高息高返业务加速退场
在监管部门对汽车金融高息高返乱象采取严厉监管措施之后,河南省率先出台政策明确车贷利率的上限标准。 日前,河南省内多家银行
本地二级页政务频道
9月1日上午9点30分,由湖南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省政协新闻宣传中心主办,文史博览杂志社承办的“寻找身边的古建筑,青年学子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